我国著名妇科专家林巧稚曾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。60年前,她在英国伦敦进修,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学术报告会,人生地不熟,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会址。问了几个路人,都不肯详细指点,只是敷衍一句:“往前就是!”结果她东转西拐,兜了一个大圈子,到达会场时已经散会了。林巧稚回忆这件事时说:“我吃了苦头,却养成了一个习惯——此后,凡有人向我问路,我定要指点个明白,有时还要陪着走几步。”善于学“礼”的人,不仅能吸收优秀的文化传统,还善于从无礼者身上得到启发。伊郎哲理诗人萨迪,在他的名著《蔷薇园》里有一段对话:有人问史格曼“你向什么人学来的礼貌?”对曰:“我向那些没有礼貌的人,凡是他们不良的言行,我决不去学、去做。”林巧稚学“礼”,不正是这样的吗?
时下,有不少人认为“人家无‘礼’,我有‘礼’倒是吃亏了”,或者认为“不道德的言行到处有,为什么偏要我讲道德”。于是心安理得地跟着“学坏样”。其实,一件事的是非曲直,有它自身质的规定性,它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利益的客观要求,并不因为别人干过,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干过而改变其性质。不懂礼貌、不讲道德,就其性质而言是错误的,既然是错误,为何还要亦步亦趋呢?说到底,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是非观念。《论语·季氏》篇中曰:“不学礼无以立。”在孔子看来,一个人立身处世,必须进行品格德行的修养,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,否则,就很难在社会上“立”起来。若是既不学习文明礼貌,又对不讲礼貌和道德的行为“以牙还牙”,一味盲从,不仅“立”不起来,而且很快被社会所唾弃。
科威特伦理学家纳索夫在《愿你生活更好》一书中说:“让我们烧掉怨气吧,如果我们把为往日忧伤而痛苦的劲头,转知名人士到改善条件和环境的话,那我们就能改变自己,也能改变所有那些能引起我们内心怨恨之情的人们的言行举止。”这话说得很是精辟透彻。在不道德的行为面前,如果你做得“初一”,我就做得“十五”,“你不仁,我也不义”,如此这般,怎能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!精神文明建设就很难全面推进。
礼貌、礼节、礼仪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下,一个民族道德风尚好坏的重要尺度。我们提倡人人学“礼”,并不仅仅为了个人立身处世,更重要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,使我们的民族更加文明昌盛,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